美国在军事行动中再次不可原谅的伤及了平民,无论何种理由,这都是极为不人道的,应当受到谴责。无论美国还是叙利亚交战的双方,都是在用人民或国家的名义争取自己的利益,真正为人民考虑的恐怕很少。
第一点,时间原因。
近日正是中国领导人要与特朗普进行庄园会谈的前后,近年来由于经济原因中国一时间风头无俩,此时中国领导人访美,这无论是从经济上来说还是从最近中美关系需要缓和的态势上来说,美国方面都会选择殷勤一番,这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由于西方一直以来奉行的价值观和西方民众的固有理念,美国如果对中国做出过于亲热的举动是会影响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的。特朗普选择此时对叙利亚动手,正可以解决这个小危机,一面对中国领导人表示亲热,以便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另一面对叙动武,表现强硬,以维持美国在西方民众心目中的领导地位,而西方民众则会被如此的热点转移视线
叙利亚内战旷日持久,此时西方支持的反政府武装不仅没有能顺利达成战略目标,反而正被有俄军空中支援的政府军逐步扳回局面。面对着这样的颓局,美国自然会想办法挽回,那么在间接支援无果的情况下进行直接的干预也算是一种虽无奈但不得不为的选择。毕竟这涉及到中东的格局,而美方之前又曾投入巨大,一旦反政府武装彻底失败,美国将不仅在军事和经济上损失巨大。
其实美国一直在避免与俄在叙利亚正面对决,原因是之前奥巴马任期即将结束之际曾在叙与俄罗斯展开过一系列对峙,效果不佳。然而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此时的俄罗斯在持续低迷的经济的打击下,本就捉襟见肘,3月26日其国内又发生了一系列针对现任总理梅德韦杰夫的游行示威,指责梅有贪腐行为。此举被人认为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明指梅德韦杰夫,暗指普京,普京不得不谨慎对待。再加上俄罗斯祸不单行,随后又发生了伤亡惨重的地铁爆炸事件,导致俄方彻底自顾不暇,美国见此千载难逢的良机自然不会放过。
第二点,美国自身中东战略的原因。
基辛格在报告中提出,根据中东当时的政治格局和历史沿革轨迹,他认为中东会在数十年后迎来“第二次革命的浪潮”(原文,我们可以理解为动乱的来临),而美国在这个过程中将寻找到对中东施加深远影响(进一步控制中东)的机会。我们不得不说,这样的战略眼光使人惊叹,也使美国对今天的中东局势有了充足的准备。
基辛格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直至国务卿期间,又根据自己的研究进一步制定并丰富了美国的中东战略,即支持中东的民主和民族解放运动,从而使中东走向符合西方价值观的时代。当然这只是表面冠冕堂皇的说法,其实质则是掀起并利用中东再一次出现的民主和民族独立革命浪潮,打乱中东格局,使之碎片化,这样美国那些庞大的跨国能源公司在中东的影响力才能超越当地政府
美国发动了一次次针对中东的战争,并且培植了各种所谓的民主主义势力、民族解放势力,甚至暗中支持了部分恐怖主义势力。虽然也时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局面出现,但总体上说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是不可能因为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无能而放弃自己已日趋进入正轨的中东战略
l
第三点,美国价值观的原因。
这个观点不仅是美国政府,甚至美国公民乃至西方世界的各国公民都抱有这样的意识倾向,似乎只有不遗余力推行普世价值的国家才是领导者(其实这也是一种西方反对的输出革命的行为,但在推行普世价值时似乎西方民众对这样的输出颇为宽容)。所以历届美国政府只要自身状况允许,都会对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等浪潮加以支持,否则就会有违美国的立国精神,从而失去民众的支持。所以有的时候美国政府也是为了对国民交代而被迫插手此类事物,也就是说未必都是为了某些现实利益,而仅仅是因为其立国之本的大义所在。
美国民众自然认为叙利亚领导人巴沙尔这种实质上是继承父亲位置而得到总统职位而非选举而得到总统职位的人是独裁者,是封建制家天下的代言人,民主之敌,乃至民贼。
不是每届美国政府都会担心这些问题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影响,尤其是那些支持率高的总统更是会拥有极大的自主决定权。然而不幸的是我们这位特朗普总统从一上台开始就步步犯错,支持率直线下滑,此时自然会借机做一些尽管未必对美国有利但却符合民众期望的赢回支持率的举动
叙利亚内战发生已经六年,交战双方局势已基本稳定,然而美军却在近日突然改变了一向的做法,对叙利亚发动了一轮军事打击。对于这种突发情况,我们因该看到哪些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呢?笔者能想到以下几点,愿意与广大读者一起探讨。
不管是打谁,对那个国家多多少少都有影响,还是世界和平的好。
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所以对于这个只是偶尔新闻看到,不太关心